第(3/3)页 如今留给九山界和平发展的时间,可能只剩二十年。 一套好的教材,价值不言自明。 他对这几本书给予了厚望,一心精益求精,甚至想着尽善尽美。 将其拿到养老院来讲,当然是有培养这群听道之人的打算。 二来,其实是为了进一步的完善这教材。 他见众人坐定,从身旁拿起一本《符图拓扑》,朝众人说道: “今日讲道,分为两部分。” “上午,我们开始学习这本《符图拓扑》。” “下午,继续讲炼气期的功法,和修炼注意事项。” “以后差不多都是如此。” 讲道堂里面的听道者,自然没有异议,还有许多人脸上洋溢着浓浓的兴趣,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手中的新教材。 “我们先看导论部分。” 郑法拿着书,一面讲,一面感应着这些听道者的想法。 讲到一半,他忽然捕捉到了一个念头: “这个证明方法太复杂了,换个思路,可能更简单?” 郑法精神一振,往书中看去,果然,方才讲的一个符图变化,确实有简化的余地。 他手指轻轻一点,在书中做了个重点标记,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。 拿着这教材,先给这群人讲一遍,自然是为了增强养老院的研究能力。 但另一方面……就是为了借助这群大牛的灵感或者想法,改进这套课本。 虽然这些教材,都是关乎修仙的。 但因为和现代和玄微界的相似,导致了玄微界各大技艺,和现代科技,都有些相通之处。 比如符图,就和拓扑关联甚密。 炼器与物理学材料学高度相关。 炼丹更偏向化学。 而阵道,又和数理逻辑以及计算机理论,有些联系。 这些教材,大多出自九山修士之手,实用性可能不错,可理论性,系统性在郑法看来,颇为欠缺。 简单来说,便是深度不够,理论高度欠缺,看问题不够本质。 而这些学者对仙道了解,也许没有轩华夫人他们深,可自有一套思维体系,以他们的视角和科学素养,看这教材,又能帮郑法梳理其中的理论脉络,完善原理。 …… 一上午的《符图拓扑》讲下来,郑法在书中做了密密麻麻的记号,几乎每一页都有。 有的是证明不够简洁清晰。 有的是定理使用,出了问题,导致几个符图简化出错,白老头都没发现。 最重要的,是有些推论不够深入,还有可拓展的余地。 之前九山符道,实际上是建立在白老头,郑法和章师姐三人的努力上的。 三人智慧终究有限,许多地方,浅尝辄止。 如今讲给这群人听,又激发了他们许多奇思妙想。 其中一些想法,让郑法都有醍醐灌顶,想要深入研究的渴望。 甚至还有个惊喜: 这群人里面,最不缺各种教材的编写者。 他们看《符图拓扑》的时候,总会不自觉套用自己的写作经验,想着这本书怎么编辑,章节怎么排布,更合理,更科学。 这些想法,也被郑法暗暗记在了心里。 可以说,一上午的课上完,这群人也许学到了些东西。 但收获最大的,其实是郑法这个老师。 …… 两个月后。 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?” 讲道堂中,郑法合上了手中的《阵法通路》,问道。 无人说话。 杨组长欲哭无泪。 她全是问题! 因为郑法想要尽快过一遍这教材,所以这两个月的讲课进度拉得很快,杨组长已经完全跟不上了。 但她也不敢说,只能自己私底下偷偷努力,却受限于知识储备,被其他人越拉越远。 因为不理解的太多,她甚至不知道从何问起。 不止是她,她自己知道,讲道堂中,如今大概有三成的人,都不大跟得上院长讲课的进度。 只是或是出于自卑,或是出于胆怯,又或者是不愿意让院长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,竟没人敢说话。 郑法在人群中扫了一眼,轻轻点头,口中道: “既然没有问题,那今日讲道结束。” 杨组长站起身,朝郑法拱手行礼,脸上愁眉苦脸,心想今天晚上,又是个不眠夜。 “念到名字的人,留下来。” 杨组长头也没抬,以往小灶,都没有她们这些笨蛋的份。 可下一刻,她的名字,就在讲道堂中响起。 杨组长猛地抬头,就见周围一些不大跟得上进度的听道者,都是又惊又喜,显然也被留了下来。 杨组长晕晕乎乎地坐在蒲团上,看着郑法,眼神中还有些不敢置信。 “我再从《符图拓扑》给你们讲起。” 又讲一遍? 专门为她们? 杨组长心中一颤,只觉得院长煞费苦心,有教无类。 她眼底一酸,直欲落泪,赶忙竖起耳朵听着。 讲着讲着,郑法深深看了她一眼,心中诧异:这也不懂? 他在《符图拓扑》上画了个问号,打算再将这一节的推演过程,写的更傻瓜一点。 好的教材,最好要能深入浅出。 深入,靠那群院士教授等大牛就可以完成。 浅出嘛…… 郑法看了一眼书页上密密麻麻的问号,又看向面前众人,心中反思,原来什么脑子都有自己的用处。 不专门给这群人讲课,他都不知道,原来这短短三页课本里面,居然有八个世界未解之谜。 第(3/3)页